五軸加工中心后置處理及仿真技術研究-總結與展望
6.1總結數(shù)字化制造技術現(xiàn)在應用非常廣泛,它極大地提高了機械加工的能力。使得原本用傳統(tǒng)加工手段難以做到的事情,現(xiàn)在用CAM技術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解決,這樣就把專業(yè)的機械設計人員從繁復的加工中解放出來,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性能更加優(yōu)越的產品。要想進行數(shù)字化制造加工,不僅要能夠利用專業(yè)的CAM軟件來編制具體加工程序,而且還要熟悉各類機床的結構和性能,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機床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面對新型機床的涌現(xiàn),現(xiàn)有的CAM軟件自帶的后置處理能力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針對新型特定機床的后置處理的研宄變得更為重要。研究了五軸加工中心的種類及其各自的特點,分別對轉臺+擺頭、雙擺頭、雙轉臺五軸加工中心的結構、坐標變換、運動求解和非線性誤差校驗等進行了分析。在充分分析V255加工中心結構和參數(shù)的基礎上,在UG軟件環(huán)境中利用POSTBUILDER模塊設置并研究了基于A、C雙轉臺國產精工系統(tǒng)的五軸加工中心后置處理技術,構建了后置處理器。以五軸加工典型零件——整體葉輪的精工加工為例,在UG中研宄了其精工加工工藝,設置了整體葉輪的葉片粗加工、輪轂精加工、葉片精加工、圓角加工等加工刀具軌跡,并利用(2)中設置的后置處理器將刀具軌跡生成符合V255加工中心要求的精工代碼。在VERICUT軟件中建立了V255加工中心的虛擬仿真環(huán)境,通過添加刀具、精工加工軌跡和代碼,并進行坐標設置等操作,對葉輪的加工過程進行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證明了(3)中生成的刀具軌跡和(2)中設置的后置處理器是正確的。6.2展望由于設備和時間等原因,本文還存在以下不足。論文所進行的仿真都是幾何仿真,并沒有考慮切削速度,切削力等相關物理因素的影響,在未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把物理仿真加入到仿真過程中會更加符合實際情況。論文的研宄內容主要是通過仿真進行了驗證,由于設備問題和時間的關系,未能將本文的研宄和設置的后置處理器應用于實際加工,希望以后能有可能通過實際應用進行驗證。本文采摘自“五軸加工中心后置處理及仿真技術研究”,因為編輯困難導致有些函數(shù)、表格、圖片、內容無法顯示,有需要者可以在網(wǎng)絡中查找相關文章!本文由海天精工整理發(fā)表文章均來自網(wǎng)絡僅供學習參考,轉載請注明!